巴布顶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
巴布顶(Bahā ud-Dīn,1793年—1825年),清代新疆回部白山派和卓后裔,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他是大和卓木布拉呢敦的孙子,萨木萨克和卓的第三子。巴布顶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中亚和阿富汗一带。[1]

人物生平

巴布顶早年与兄长张格尔寄居浩罕。由于不满浩罕伯克的待遇,他们计划逃离。道光四年(1824年),巴布顶随张格尔纠集党徒,试图攻占新疆图木舒克乌鲁克卡伦,并谋据喀什噶尔,但被清军游击刘发垣击败。次年,巴布顶受派遣前往痕都斯坦借兵,但未能成功。同年九月,在前往托古斯托罗的途中,巴布顶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三岁。[1][2]

家庭背景

巴布顶是中亚纳克什班迪教团首领玛哈图木·阿杂木的后裔,波罗尼都之孙,萨木萨克的第三子。他的父亲萨木萨克在大小和卓之乱后得到浩罕国庇护。巴布顶与其兄玉素普、张格尔在浩罕与布哈尔一带长大成人。成年后,巴布顶被珲都斯(今阿富汗昆都士)部落头人招赘为婿,在珲都斯所属的达哈奈地方居住。巴布顶有二子:呵里雅、倭里,他们也居住在浩罕。[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