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

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
肌腱(tendon)[2]是由致密的胶原纤维和少量肌腱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结构,是肌腹两端致密的结缔组织,将肌肉与骨骼连接起来,当肌肉收缩时,收缩力通过肌腱传递至骨骼。[1]
肌腱于公元前400年左右已被人类发现,当时将其称为“神经”。后来Galen已能通过解剖将肌腱和神经区别开来。[5]根据功能,肌腱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递力量型,这类肌腱抗拉能力较好,外形一般短而宽,如跟腱、髌腱、冈上肌肌腱等;另一种是传递运动型,这类肌腱协助肌肉执行精细的运动功能,外形细而长,如屈肌腱和伸肌腱,但所有肌腱都具有极强的抗机械应力特性。[1]肌腱的生物力学作用十分明确,是传递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使关节产生主动运动。而要使肌腱良好地发挥生物力学作用,则依赖于腱旁组织的滑动。[3]肌腱的常见疾病有肌腱炎等。[4]

分类

根据功能,肌腱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递力量型,这类肌腱抗拉能力较好,外形一般短而宽,如跟腱、髌腱、冈上肌肌腱等;另一种是传递运动型,这类肌腱协助肌肉执行精细的运动功能,外形细而长,如屈肌腱和伸肌腱,但所有肌腱都具有极强的抗机械应力特性。[1]
显微结构上,这两种类型的肌腱组织也是有差异的,如胶原原纤维的直径一般为20~150nm,而人体手指屈肌腱和伸肌腱的直径一般为20~60nm,跟腱的胶原原纤维直径为30~130nm,大部分为50~90nm,可见跟腱的胶原原纤维比屈伸肌腱要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