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懿-抖音百科
人物生平
任懿的父亲任颢只做到工部员外郎,于是任懿努力学习,在咸雍六年(1070年)登进士第,成为了秘书省校书郎。国原公王运听说了他的名声,请求将他调任为自己的典签。大康八年(1082年)被派出担任忠州牧书记。翌年,王运继位后,他被召还,任神虎卫录事参军兼直翰林院,成为内侍(国王近侍,非宦官)。不到 三年,就升为试閤门祗侯,累迁吏部员外郎,赐绯银鱼袋。后调任尚书右司员外郎。大安十年(1094年)任吏部郎中、御史杂端、知制诰。不久,调任中枢院右副承宣,赐服金紫。翌年,升中书舍人、右承宣。[1][2] 平息李资义之乱后,高丽肃宗夺取王位,在搜捕逆党的过程中,任懿之前得罪过的宫人说他坏话,幸好肃宗知道任懿为人纯正,没有听从,并派任懿到辽朝告嗣位。回国后,拜刑部侍郎,充史馆修撰,负责编纂先王实录。寿昌二年(1096年)外放全州牧使。三年任满后召还,任太仆卿、谏议大夫。寿昌六年(1100年)被派到宋朝吊祭宋哲宗,当时副使白可臣以下的成员都在忙着做买卖,只有任懿表现“廉谨”,因此得到了宋人敬重。翌年回国后,升为御史大夫,历任礼、兵二部尚书、太子詹事。乾统四年(1104年)任判御史台事、同知枢密院事,翌年转枢密院使、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判三司事。[1][2] 高丽睿宗即位后,他被拜为检校司徒、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判枢密院事。乾统七年(1107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柱国、判尚书刑部事。乾统八年(1108年),加检校太保、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统九年(1109年)七月十四日,任懿被睿宗任命为权判东北面 兵马事兼行营兵马使,负责处理曷懒甸之战的善后事宜。七月十九日陛辞,但此前崔弘正(崔弘宰)等已与女真进行盟誓,基本处理完毕,而任懿则“行缓,疆场之事,一无措置,徒烦传骑,时人讥之”(墓志称前线诸将与女真盟誓是受任懿指示,善后工作均在任懿指挥下进行,恐有美化之嫌,此处从《高丽史》记载)。回朝后权判尚书吏部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