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金(英文名:Gold Placer),又称麸[fū]金[1][3]。砂金是指山体中的岩金被河水冲刷、 金与石英矿脉分离而成的金,因这类金多细微如砂,故名砂金。它是黄金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8]。 在四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广泛地在西奈、埃及东部和苏丹(努比亚)开采砂金。在巴比伦帝国的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2100年以前,就开采砂金。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斯特拉博所著的十七本地理书中,描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富的金矿床一西班牙金矿以及伊朗卡尔曼尼亚河砂金矿。在1556年,阿格里科拉著的《论金属》一书中,用了二十七页的篇幅讨论了砂金矿。人类首先开采的砂金矿是冲积砂金矿。从商代开始,中国就有关于金的记载,自汉朝以来金的开采和使用被详细记述在各类文献中。唐朝时淘金业已相当发达,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反映了当时妇女参与淘金的情况。北齐时期到清朝,中国的淘金业经历了多个高峰期。20世纪20到40年代,黑龙江省的淘金业依然繁荣,多次掀起淘金热潮。[5] 砂金颗粒的形状是复杂的,常见的不规则形状有树枝状、掌状、小片状、板状、晶粒状等。金粒的色调取决于金的成色。此外,脉金的光泽强,而砂金的光泽弱,这是由于表面上出现初始结晶作用造成的。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大,砂金粒度逐渐变小,且表面具有擦痕、磨蚀痕。[9]砂金矿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中国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土地复垦模式产业化和建立砂金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来改善生态环境。[10]
名称来源
砂金是指山体中的岩金被河水冲刷,金与石英矿脉分离而成的金,因这类金多细微如砂,故名砂金。它是黄金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