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平旦

顾平旦
顾平旦(1930.5-2003.9),江苏苏州人,笔名包括京人、阿蒙、延昌等。他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以及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顾平旦曾任神州大学文物鉴定与保护系主任。他在红学领域有着独特的贡献,并且是中国对联研究的重要推动者。2003年9月11日,顾平旦因病去世,享年73岁。[1]

人物经历

顾平旦1930年出生于苏州,自幼便展现出对文学的兴趣。1948年,他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共青团苏州市委宣传部门,随后担任北京宣武区街道委员会总支书记、北京市团员代表大会第二届代表、北京出版社编辑、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资料室主任、国际红楼梦研究资料中心主任等职。他还曾因参与《燕山夜话》的编辑而被下放到北京顺义。1973年平反后,顾平旦回到北京,专注于《红楼梦》的研究。晚年,他对中国的传统对联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致力于推广这一传统文化形式。顾平旦自18岁起就开始发表文章,并于1986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他的著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红学散论》、《红楼梦与清代园林》、《红楼梦中的对联艺术》、《大观园》、《〈红楼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对联欣赏》等。他还主编了《红学稀见珍本》丛书、《中国对联大词典》、《中华气功大典》,并编导了电视专题片《红楼寻踪——曹雪芹与〈红楼梦〉》。顾平旦在红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他曾参与文化部《红楼梦》新校本的校注工作,并提出了关于大观园研究的新见解,这些研究不仅填补了红学的空白,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3]

社会影响

顾平旦不仅是红学研究的专家,还是抗癌明星和社会活动家。他与癌症抗争了二十年,期间表现出极大的坚韧和勇气,因此获得了全国百名抗癌明星的荣誉。顾平旦和他的妻子马小燕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感动了许多人。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困难。为了帮助其他帕金森病患者,他们积极参与建立了相关的支持组织。他们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北京帕金森病友俱乐部的成立。顾平旦的逝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都对他表示哀悼和敬意。他的事迹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