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鹱[hù](学名:Puffinus griseus)是一种中型海鸟,体长41-51cm。嘴细,鼻管短,翅窄而长,身体前后细中间粗,呈纺锤形。上体黑褐色,下体暗灰褐色,喉灰白色,飞翔时翼下大部白色或银灰色,边缘暗褐色。通过其窄而长的翅和呈纺锤形的身体以及黑色的体羽,很容易在野外将它认出来。 灰鹱繁殖于智利、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海上,模式种产地在新西兰;但分布于赤道海域以及整个大西洋及太平洋。中国偶见,有记录见于福建沿海、澎湖列岛及台湾。偏爱水温相对较低、食物更加丰富的海域;常结群在海上活动,但不常跟随船只。 灰鹱被誉为鸟类中的“迁徙之王”,根据19个电子追踪标签的记录,灰鹱能在200天里迁徙6.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一圈半,是电子手段记录的最长迁徙距离的动物。 外形特征
灰鹱为中等大小海鸟。嘴较细而侧扁,上嘴尖端呈钩状,鼻管短,位于嘴峰中线嘴基处,左右鼻管合并成一个,但内面中间有厚的隔板隔开。翅窄而尖长,初级飞羽11枚。尾为圆尾,中等长度,尾羽12枚。上体黑褐色,下体灰褐色,翼下覆羽及飞羽基部银灰色而有光泽,边缘暗褐色。颏、喉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