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霍特普四世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
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亦称埃赫那顿,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约公元前1379年-约公元前1362年在位),他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小儿子。[1]
阿蒙霍特普四世在其兄长英年早逝后,于约公元前1375年即位成为法老。即位后,他推行了重大宗教改革,倡导对太阳神阿顿的独一崇拜,试图取代传统的多神信仰体系。为此,他更名为埃赫那顿,意为“阿顿的奉事者”,并建立了新的首都阿克塔顿(现称泰尔·埃尔·阿马尔那)。埃赫那顿依靠中小贵族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打击阿蒙神祭司和大贵族,强化中央集权。然而,其宗教改革引发了旧势力的强烈反对,[1][2]最终在其在位约15年后,埃赫那顿被暗杀,宗教改革被废止,传统的阿蒙崇拜得以恢复。[3]
阿蒙霍特普四世在埃及历史上以其大胆的宗教革新和中央集权措施著称。他的改革尝试标志着古埃及宗教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虽然在他死后不久便被推翻,但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埃赫那顿的统治时期也见证了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发展,其创作的《阿顿颂诗》成为研究古埃及宗教变迁的重要文献。[2][1][3]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