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明代中期文学家
1
4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子,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甘肃庆阳(今甘肃省庆城县),[2][5][4]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强调复古。[4]
李梦阳于出生在甘肃庆阳的一个军户家庭,他的母亲在梦中梦见太阳落入怀中而怀孕,因此取名为梦阳。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李梦阳考取了陕西乡试第一名,次年成为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后来升为郎中,负责在关口征税,处理边储事务。之后在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十六年(公元1503年)李梦阳分赴榆林、宁夏犒军。[2][6][3]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李梦阳应诏上书,陈述了二病、三害、六渐等问题,讨论朝政的得失,并弹劾寿宁侯张鹤龄明武宗即位之后,李梦阳准备联络官员弹劾宦官,但事情泄露,刘瑾便假传圣旨将李梦阳贬为山西布政司经历,并勒令他退休。不久之后,刘瑾又找借口将李梦阳下狱,准备杀了李梦阳,康海为李梦阳向刘瑾求情,他才得以免死。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李梦阳升为江西提学副使,之后又因弹劾被关押在广信监狱,并让他以平民身份在家赋闲。后来宁王朱宸濠因造反被诛杀,御史周宣上疏弹劾李梦阳是朱宸濠的党羽,因为李梦阳之前为朱宸濠撰写了《阳春书院记》,最终李梦阳被削去了官职,于公元1530年1月28日在开封去世。[2][3][5][8][9]
李梦阳一生创作诗歌千余首,题材丰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李梦阳以其主体意识觉醒、追求个性自由和高扬自我的文化人格为底蕴,在明朝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3][6]代表作有诗词:《诸将八首》《屯田二首》《秋怀》等,[3][6]文集:《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空同集》八卷、《李空同全集》等。[7][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