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兵-抖音百科
宋代设于西北边境及广南两路的地方性兵种,亦称土军。元丰三年(1080年)接收福建路提点刑狱闾丘孝直奏议始设,采用都一级编制,由各地巡检统辖,阅示武艺以防盗贼。 引证释义
来源:地方兵。《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渝关﹞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道:‘教嫂嫂生受,武松寝食不安;县里拨一个土兵来使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二:“选民丁之壮者编成什伍,号为土兵。”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而后知明人之徵土兵,亦犹本朝之募乡勇。”[1] 土兵之设,始於成化初年,巡抚延绥都御史庐祥建议,以营伍兵少,而延安庆阳边民骁勇,习见胡虏,敢与战斗,宜选民兵之壮者,编成什伍为土兵,量免户租,凡得五千人训练之。土兵强盛时,毛里孩入寇,为之退却,祥去而此法遂废。今内地所谓民壮者,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