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的产业集群
大数据产业是指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该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1][2]
大数据产业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典型的企业主要包括两类,即提供大数据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及利用大数据赋能的传统企业。[1][3]
2021年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1]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4]2024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74万亿元。[5]

产生背景

大数据被认为是“未来的新石油”,也被比喻为21世纪的“钻石矿”,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8月国务院颁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数据政策,覆盖生态环境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水利大数据、城市大数据、医疗大数据、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等多层次下游应用市场,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