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融

东汉大臣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优,北海安丘人,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牟融以其渊博的学问而闻名,最初以教授《大夏侯尚书》为业,吸引了数百名学生。后来他通过茂才选拔,被任命为丰县县令。在任职三年期间,他的政绩在州郡中排名第一。牟融后来进入朝廷,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位。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色,备受百官敬畏,受到皇帝的赞誉。公元79年,牟融去世,葬于显节陵。他著有《牟子》二卷。 需要注意的是,有关牟融的诗集实际上是明代人伪造的。《全唐诗》中收录了一卷牟融的诗,但经学家陶敏的考证表明,唐代并没有牟融这个人,这些诗是后人伪造的。尽管牟融并非真正的唐代诗人,但伪造者将这些诗集归于他的名下并非没有原因。在《后汉书》卷二六中有关牟融的记载,他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曾在汉章帝时期担任太尉

人物生平

政绩第一

牟融年轻时学问渊博,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其门下学生有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来,牟融被司徒推举为茂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故将秀才改称为茂才),担任丰县县令。牟融在丰县治政三年,县内没有诉讼,政绩为州郡第一。

入朝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