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豆

以黄豆等为主材制成的家常小菜
盐豆,俗称“老盐豆”有叫“臭盐豆”,在超市有售名曰梅花豆,是苏北地区特别是徐州宿迁新沂邳州等地区和皖北(如宿州市灵璧县)、豫东地区(如永城)的家常小菜。[2][3]
盐豆的来源与项羽有些渊源。楚汉相争时,项羽带兵打仗时粮食不够,于是将黄豆子煮熟加盐吃,还没吃到嘴敌军袭营,项羽部下只好将豆子装进莆包藏在粮草车里逃走。若干天之后,豆子已经长满白丝,还有怪味,于是原始盐豆子就此诞生。[3]
盐豆的做法通常是将黄豆在锅里煮两三个小时,煮好后,用蒲草包趁热包起来,捂三到五天让其发酵;之后,再往里面加入盐、葱、姜等调料。[4]
在冬闲时,居民用自家地里收获的黄豆,经过捂制成纳豆,再与辣椒酱、胡椒面等搅拌,有时也加上萝卜干腌制出辣嫩可口的小菜。“看着红,吃着香,一顿不吃馋得慌。”这是人们对盐豆的赞誉。[5]缺粮年代,农家节俭,总以盐豆为菜。谣曰:“家资万费,不可盐豆下饭。”故盐豆曾是普通人家上好的待客菜肴之一。[6]
江苏徐州邳州的老宋盐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行走的餐桌》第一季第五集里详细的介绍了老宋盐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