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琴书

传统曲艺剧种
北京琴书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曲艺剧种之一,已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琴书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北京琴书源于河北廊坊北京郊区的五音大鼓,又名单琴大鼓、扬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唱腔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转圜自然的风格技巧,旋律简洁,创造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的唱法,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北京琴书是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形式是一人站唱,以左手敲击铁片,右手执鼓楗击扁鼓,伴奏乐器为扬琴四胡。它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板式有快、慢、架、散,极大丰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众喜爱,并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早期的曲目以长篇大书为主,后来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与琴师吴长宝多年合作,唱腔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转圜自然的风格与技巧对北京琴书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的唱调,有疾有缓。其曲目转为短段,多以现实题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