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喈

赵凤喈
1933年,赵凤[jiē]受聘于清华大学正在筹建的法律学系,后转入政治学系担任教授,主讲行政法、民法通论、刑法通论等课程。 1946年10月清华复校后,重设法律学系,赵凤喈担任系主任,兼清华研究院法科研究所政治学部主任。 1949年初,清华大学被北平市军管会接管,赵凤喈于5月11日辞去系主任职务,请叶企孙暂兼。

人物简介

赵凤喈(1896-1969?),字鸣岐,安徽和县人。1927年前后于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获法学硕士,归国后曾任中央大学讲师。
1937年随校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执鞭杏坛,播耘不辍。其间曾暂代燕树棠法律学系主任职务。1946年10月清华复校后,重设法律学系,赵凤喈担任系主任,兼清华研究院法科研究所政治学部主任。复员之初困难重重,然在赵领导下,法律学系终有所发展。1949年初,清华大学北平市军管会接管,赵凤喈于5月11日辞去系主任职务,请叶企孙暂兼。同年清华大学法律学系被并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又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而赵凤喈自此赋闲在京,直至去世。
传道授业之余,赵凤喈亦积极入世,将其法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联大时期,薪金不敷,赵曾开一律所,以补生活之需。然而更多的还是以法为剑,伸张正义,如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与燕树棠等组成法律委员会准备提出诉讼,1947年的沈崇案中与李士彤担任受害人的法律顾问参与法庭辩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