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群众性爱国歌唱活动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盛况空前的群众性爱国音乐运动。[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在抗日救亡运动时期,在音乐领域发起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爱国歌曲歌咏活动。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和成立歌咏团体,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在这一时期的群众性游行示威过程中,人们都歌唱抗日救亡歌曲来鼓舞斗志。[1]

事件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犯华北,国民党政府声言“先安内,后攘外”,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救亡运动。随着救亡运动的发展,群众的爱国歌唱活动逐渐展开。1934年下半年,聂耳创作了《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通过电影和戏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具体活动

左翼音乐运动的参加者,在思想上、组织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左翼文学、戏剧、电影工作相配合,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音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