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抖音百科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成立于2004年11月16日,是在原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和人口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的一个二级学院。 学院介绍
复旦大学社会学学科始建于1925年,孙本文、应成一、言心哲、雷洁琼、杨开道、潘光旦等著名社会学家曾在本系任教,1952年因院系调整停办,1988年全面恢复重建社会学学科。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始建于1923年,由留美博士郭任远先生回国创建,1925年心理学系改组为心理学院,1926年建成心理学院大楼——“子彬院”,心理学家唐钺、高觉敷、左任侠、萧孝嵘、章颐年、张耀翔、谢循初、生理学家蔡翘等知名学者曾先后在本系任教,1952年因院系调整停办,2002年恢复重建心理学学科。2004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是国内领先、国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社会建设和公共政策的教学研究基地,在社会学理论、人口学、社会福利、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发挥其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力,有着社会学、心理学、经济管理等领域的顶尖合作项目,为全国尤其上海的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服务和支撑。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主要由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这四系二所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等单位组成。学院致力于成为综合实力与亚洲顶尖大学相当、一些重点领域与欧美一流大学水平相当的学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在社会服务上成为国内一流的政策咨询中心;以培养各专业高级人才为目标,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具备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的坚实基础,在海内外学界及政商各界有优秀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