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琎(?—750年),字嗣恭,小名华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之嫡长孙,皇帝李宪的长子,列为“饮中八仙”之一。[1]
李琎雅好音乐,姿质出众,肌发光滑,被称为“花奴”和“酿王”。他擅长弓箭和羯鼓,深得唐玄宗宠爱,封为汝阳郡王,历任太仆卿、同正员、特进等职。天宝九载(750年)去世,追赠太子太师。[2]
人物生平
李琎,封汝阳郡王,历太仆卿,与贺知章、褚庭诲为诗酒之交。天宝初,终父丧,加特进。九载卒,赠太子太师。李琎是唐睿宗李旦的孙子,让皇帝李宪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他的父亲李宪曾让位于李隆基,后者成为唐玄宗。李琎因其姿容妍美和对音乐的热爱而被唐玄宗特别钟爱,玄宗亲自传授他音乐,并给予他显赫的官职和封号。李琎在皇族中以美男子著称,玄宗曾赞誉他“姿 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并称他为“花奴”。他也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提到的好酒名士之一,诗中描述他“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3] 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