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塔,又称曹皇后塔,位于中国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大阴沟西南大周山顶之圣寿寺内,[1]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间(1023年至1063年)。[2]
千尺塔或曹皇后塔,均源自一段传说故事。相传北宋仁宗皇帝(1023年至1063年在位)在大周山下朱家峪选纳曹家女子做了皇后。皇后思念家乡,仁宗便命在京城建“看家楼”,在其故乡建千尺塔,使她能在汴京城看到故乡之塔,以解思乡之愁。因塔需高千尺,方能使皇后看到。因此后人便称此塔为千尺塔或曹皇后塔。而圣寿寺内的明代碑记载千尺塔是为纪念北宋高僧定光和尚而建。[1] 千尺塔坐北朝南,为九级六角形楼阁式砖塔。千尺塔在塔身的砌作、叠涩檐的砌作和反叠涩排水处理构造及翼角起翘的做法等方面使用了不同的砌法,砖结构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千尺塔塔体用长0.315米、宽0.15米、厚0.055米规格的青砖,以白灰、黄土混合浆作粘合剂砌筑而成。每级塔身带叠涩檐,除上部两级外,各级叠涩檐上部又砌出象征性平座。在1至7级塔身南面中部,设有真假门洞,塔内上下布置两个相互分隔的六角形塔心室。千尺塔原来的砖铺散水已不存在,散水下即为素土夯层,即整座千尺塔实际坐落于地表之上,塔基高0.57米。[1] 1986年11月21日,千尺塔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989年,千尺塔维修时存高12.981米,维修后高度为15米。2013年3月5日,千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建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