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化佛(1884年-1964年),原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参与同盟会,辛亥革命参与者,被称为“辛亥首义老人”,中国画家。他画技精湛,绘佛像数千上万幅,所绘佛像无不神情逼真,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达摩渡 江图》《八仙祝寿图》等。[1] 人物生平
钱化佛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自幼喜爱武术,常常跟随父亲观看京剧表演,逐渐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岁时,随父亲钱怀芝迁居上海,进入教会学校竟存公学就读。业余时间,钱化佛在住所附近的观盛里参与组建了京剧爱好者团体“韵天集”票房,每年缴纳2元会费,每逢夜间,票房内总是座无虚席。当时,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京剧演员赵如泉、王益芳、艺名四盏灯和十四盏灯的演员,以及童伶盖叫天,时常前来清唱。定居上海后,钱化佛自号玉斋,别号化佛。 1910年,钱化佛自日本回国,留在上海学习英语。此后在天津路创办了名为补救社的机构,表面上是一家民办教育单位,但实际上吸纳了许多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志士成为会员。1911年秋季,随着武汉辛亥革命的爆发,钱化佛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上海响应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民国建立后,尽管许多同盟会员成为了政府官员,但钱化佛选择退出政治舞台,拒绝所有官方职务,转而在上海组织新剧社,创立影片公司,致力于通过电影和戏剧活动改善社会教育状况。此时,钱化佛开始使用化佛这一名字,专注于绘制佛像,并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万佛楼”。 钱化佛虽然绘制了数千乃至上万幅佛像,但每一幅都是经过精心构思和绘制而成。每次作画之前,他都会先焚香洗手,然后先勾勒草稿后再进行细致的描绘。在民国期间,钱化佛举办了多次专题画展,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