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wǎn]町镇,畹町系傣语音译,意为“太阳当顶”,又名勐[měng]回,即傣语“大山洼子寨”,[6]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是一座抗战名城、外交名城、商贸名城、旅游文化名域,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桥头堡",是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通向中国走向南亚的第一站,是起于上海的320国道的终点。[7]中国唯一的县级镇,也是中国最小却又世界知名的袖珍城市。[8] 畹町西汉属益州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唐归南诏,宋归大理,元属金齿宣慰司,明清属遮放副宣抚司和勐卯安抚司,民国时期属潞西县。1952年政务院批准设县级镇。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1955年归属德宏州。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县级市。1999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瑞丽市。2005年11月,乡镇机构撤并,将芒棒乡、混板 乡并入城关镇,并将城关镇更名为畹町镇。[1] 畹町镇最高海拔1675米、最低海拔778米、城区海拔830米,属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年均相对湿度为79%,森林覆盖率82%。[3]镇政府驻地距省城昆明733千米,距州府芒市82千米,距瑞丽市区23千米,东北与芒市接壤,南与缅甸联邦九谷市相邻,西北与瑞丽市勐卯镇隔江相望。[1]截至2025年6月,畹町镇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8.646公里,有耕地面积11379.6 亩,畹町镇下辖民主街、国防街、建设路3个社区和芒棒、新合、混板3个村委会,有16个村民小组。[9][2]2016年4月,畹町镇人民政府从建设路33号搬至民主街167号(原畹町林业局)。[2][10]截至2019年末,畹町镇户籍人口为12745人,主要以汉、傣、景颇、德昂等民族为主。[2]特色景点有畹町桥、畹町边关文化园、中缅友好纪念馆、南洋华侨机工纪念公园、万佛寺、鹦鹉塔等。[1] 名称由来
畹町,系傣语译音。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含阳光普照、万物生长之意。[1]由来说法有三:一说为缅王阿奴律陀前往大理国取佛牙,归程途径畹町,时值正午,于是在此吃晌午饭;二说为一高僧率弟子云游至此,日当正午,弟子问此为何地,高僧以禅杖垂直于地而无影印,遂言“此乃太阳当顶的地方”;三说为古时交通不便,人们从勐卯或遮放早起步行,抵达畹町时刚好正午,故得名。还有观点认为“畹町”是德昂语地名,“畹”为计田亩的单位,“町”指边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