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懂百科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发生率仅次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约占全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3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动过速症状。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房室结区双径路(快径、慢径)不应期匹配,形成折返,导致心动过速发生与维持。目前认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双径路有关(快径、慢径)。常见的类型为慢-快型,即激动经房室结慢径前传,通过快径逆传。慢-慢型(即两条慢径形成折返,一条前传,一条逆传);快-慢型(即快径前传,慢径逆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大多表现为心悸、眩晕、心绞痛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出现血压降低和休克等症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本病与器质性心脏病无关,预后较好。若合并器质性疾病,发作时可诱发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发生猝死。本病手术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 就诊科室
病因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是由于患者解剖结构异常,房室结中存在双径路,双径路由β路径和α路径组成,β路径为快路径,其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长;α路径为慢路径,其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短,当不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窦性冲动沿β快路径下传,激动心室,此时PR间期正常,但是当房性早搏发生在适当的时候,其向下传导时因为快路径处于不应期,房性早搏便经由α慢路径向前传导,但由于慢路径传导缓慢,原先处于不应期的快路径在此期间已恢复了其兴奋性,此时经慢路径传导过来的冲动便经 由快路径折返回了心房,产生一次心房回波,当冲动传导至房室结时,慢路径已恢复了其兴奋性,冲动又再一次由慢路径向前传导,如此反复,便形成折返,导致心动过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