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南宋时期诗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南宋爱国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吉安古称庐陵)“五忠一节”。[a]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称其为“诚斋先生”。[3][4][1]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二十二日,杨万里出生在江西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家境贫寒,少时便随着父亲四处游学,师从刘安世王庭珪等名士。[4][5]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他被朝廷任命为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县丞,直到绍兴三十二(1162年)调任。隆兴元年(1163年)秋,经张浚推荐,杨万里动身赶赴京城,担任临安府教授。当时父亲去世,回家守丧,未到任职。淳熙十一年(1184)杨万里被召为吏部员外郎[4][5]后转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省右司的郎中、左司郎中、秘书少监等职位。淳熙十五年(1188年),因其上书为张浚力争,言辞激烈,惹恼孝宗。被遣外任筠州(今江西高安县知州[4][5]淳熙十六年(1189年),光宗便给杨万里恢复直秘阁的贴职。不久,杨万里入京。淳熙十六年(1189年)冬至绍熙元年(1190年)春,杨万里被任命为借焕章阁学土接伴金国贺正旦使,迎送和陪伴金国使者。绍熙二年(1192),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知赣州。未赴,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庆元元年(1195年)召赴行在,力辞。 九月,升焕章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之后,杨万里屡次请辞。[4][5]杨万里晚年誓不出仕,是由于当时韩侂胄擅政,嘱托杨万里为其作记,并许以高官。杨万里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6]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初八,杨万里得知韩[tuō]胄出兵北伐之事,愤然悲叹,写下言书,落笔而逝,享年八十岁。次年,朝廷颁赐“文节”谥号,追赠光禄大夫[2][5][4][7]
杨万里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追求一种政治、伦理、功利的政体和谐统一。[8]杨万里是南宋诗坛的大家,一生作诗2万余首,风格多样,思想水平和艺术成就都很高。除了诗歌,他在散文、赋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创作。[9]长子东山将其诗文合编为《诚斋集》,另有儒家阐释著作《心学论》《庸言》,易学《诚斋易传》。[10]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诗歌内容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部分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11]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变革当时的诗风,对于后世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2]陆游曾言:“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13]清代学者沈德潜则讥讽杨万里的作品虽多,却无甚佳作“然排沙简金,几于无金可简”。[1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