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学制

世界医学教育主流模式
“4+4”学制,是世界医学教育的一种主流模式,起源于20世纪初的北美,该模式是从各大学有志学医的多专业本科生中择其优秀者,完成本科教育后进入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此模式之学制含本科教育4年,医学院教育4年,故名“4+4”学制。[2][1]
“4+4”学制的具体方式是在大学中向各种专业的本科生提供未来医学选项,若愿意学医,除完成本专业学习内容,从本专业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外,大学期间亦修一定的医学基础课程,即所谓医学预科(Premed)课程,如生物学、化学等,使自己符合医学院报考条件,之后参加医学院入学考核,包括面试等。“4+4”学制模式将医学教育定位于在多学科背景的本科教育基础之上的研究生教育。[2]
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仿照国外“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启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3]此后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在内的中国多所院校,均在探索并实施临床医学“4+4”学制。[1]2025年,由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医生肖飞事件的曝光,引发社会对于“4+4”学制的关注与讨论。同年5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并表示在会同教育部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进行全面评估,督促改革完善。[4][5]

命名

“4+4”学制模式是从各大学多专业本科生有志学医者中择其优秀者,完成本科教育后进入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该模式之学制含本科教育4年,医学院教育4年,因此取名为“4+4”学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