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

金融学术语
流动性风险(英文名:Liquidity Risk),[1]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的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支付的风险。[2]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3]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通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4]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除了因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除了应当做好流动性安排之外,还应当重视和加强跨风险种类的风险管理。[5]
中国银监会曾通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设定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等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要求不低于100%,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需在2019年6月底前达标。[6]2023年,硅谷银行因利率上升导致资产贬值和储户集中取款引发挤兑,单日被提取420亿美元后被接管,暴露流动性风险管理缺陷。美国监管机构突破25万美元限额全额保护储户存款,以控制风险传导。[7][8]

词语释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的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支付的风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