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胶菊

菊科银胶菊属植物
银胶菊(拉丁学名: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6-1米,多分枝,具条纹,被短柔毛,节间长2.5-5厘米。下部和中部叶二回羽状深裂,全形卵形或椭圆形,小羽片卵状或长圆状,常具齿;上部叶无柄,羽裂,裂片线状长圆形,全缘或具齿,中裂片较大,通常长于侧裂片的3倍。头状花序多数,径3-4毫米,在茎枝顶端排成开展的伞房花序舌状花1层,5个,白色,长约1.3毫米,舌片卵形或卵圆形,顶端2裂。管状花多数。雌花瘦果倒卵形,基部渐尖,干时黑色,顶端截平或有时具细齿。花期4-10月。
生于旷地、路旁、河边及坡地上,海拔90-1500米。是一种不常见的野草,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尽管在中国境内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分布范围较广,由路旁向荒地、耕地发展,引起了很大的危害,包括入侵道路旁,阻碍交通、破坏道路环境;入侵放牧地,减少放牧地产草量;入侵耕地,引起农作物减产;且有毒,能引起人的皮炎鼻炎哮喘,危害人类健康。
列入中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环境保护部2010年1月7日发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形态特征

银胶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6-1米,基部径约5毫米,多分枝,具条纹,被短柔毛,节间长2.5-5厘米。下部和中部叶二回羽状深裂,全形卵形或椭圆形,连叶柄长10-19厘米,宽6-11厘米,羽片3-4对,卵形,长3.5-7厘米,小羽片卵状或长圆状,常具齿,顶端略钝,上面被基部为疣状的疏糙毛,下面的毛较密而柔软;上部叶无柄,羽裂,裂片线状长圆形,全缘或具齿,或有时指状3裂,中裂片较大,通常长于侧裂片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