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胺-抖音百科
苯胺(Aniline),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是最简单的一级芳香胺。[2]其分子式为C6H7N或C6H5NH2,摩尔质量为93.13g/mol,[1]它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具芳香及焦灼臭味。在光和空气的作用下,颜色加深,微溶于水,并能与水蒸气同挥发,能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相混合。[3][4]苯胺呈碱性,与酸作用成盐。它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氧化、重氮化、烷基化以及酰化(醋酸、醋酐、酰卤)等取 代反应,[6]在酸性条件下,苯胺还可与(NH4)2S2O8等氧化剂反应,生成聚苯胺。[7] 苯胺在是生产酸性墨水蓝G、酸性媒介灰BS、酸性嫩黄和直接橙S等染料的重要中间体。[8]它也是生产农药的重要原料,可用于生产许多杀虫剂、杀菌剂,如敌敌畏、除草醚、毒草胺等。[8]在医药领域,苯胺主要用于合成药物,如乙酰苯胺和对乙酰氨基酚等。[9]同时,苯胺也是橡胶助剂和防老剂的原料,并可用于生产香料、塑料、清漆和胶片等,还可用作炸药稳定剂、汽油防爆剂以及溶剂等。[8] 合成苯胺的方法包括铁粉还原法、[10]硝基苯催化加氢法、[11]苯酚氨化法、[12]氯苯氨化法[2]和直接胺化法等。[11]苯胺有毒,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其中间代谢产物苯基羟胺,有很强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能力,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机体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器官系统的一系列损害。若发生中毒,需立即将中毒患者撤离中毒现场 ,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并对症治疗。[13]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胺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14] 相关历史
在1826年,德国化学家昂维尔多本(O.Unverdorben)在干馏靛蓝的过程中,首次成功分离出了苯胺,这种物质当时因其盐类易于结晶而被称为“晶状物”。到了1834年,龙格(F.Runge)在煤焦油中发现了一种叫做“蓝晶物”的碱性物质,也是苯胺。1842年,齐宁(Nikolal Nikolaevich Zinin)完成了将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的著名反应。随后,在1843年,霍夫曼(Hofmann)证实了上述学者得到的苯胺化学结构是相同的,所以霍夫曼建议只用苯 胺这一个名称。[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