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墩遗址

位于江苏常州春江镇杏村的遗址
象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杏村南侧的象墩上自然村,为一高出地面五米左右的土台,整体呈三级阶梯上升,顶部为一开阔的平台。2012年6月25日发现,随后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发现该遗址主体为良渚文化时期大型高台墓地,包含了良渚文化中期,晚期;兼有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特点的商周文化以及春秋吴文化地层,其中部分遗物带有广富林文化特点,是太湖西北部地区又一重要的史前至商周时期遗址,也是广富林文化在太湖西北地区的唯一发现。2013年4月,被公布为常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至2016年,为配合新龙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象墩遗址南侧的四堡村、小刘桥、汉墩等地点发现良渚文化遗存以及商周至六朝时期古井,进一步明确了象墩遗址的分布范围。

地理位置

象墩遗址与高城墩、寺墩等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距离非常近,都位于太湖以北的长江南岸,与高城墩遗址相距6.5公里,与寺墩遗址相距13公里。象墩遗址的年代与高城墩遗址的年代相当,早于寺墩遗址良渚文化的年代。高城墩遗址主要为良渚文化高台墓地,而象墩遗址则是良渚文化聚落遗址,二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发掘和研究。象墩遗址与寺墩遗址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也需要下一步考古工作的论证。

遗址结构

象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杏村南100米,是长江下游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良渚文化遗址。遗址地处太湖西北平原北部,北距长江7公里,东南距太湖46公里,西南距滆湖30公里。遗址所在区域属太湖西北平原,地势平坦,周边平均海拔5.3米,象墩遗址在其附近区域地势最高,海拔9.9米。遗址范围约55000平方米,中心为一圆形大土墩,称作象墩,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经三级台地过渡到平地。几十年来的建设给遗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近年来开挖的沟渠和鱼塘,使遗址部分消失,但总体保存情况相对完整。2012年6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新龙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时发现该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