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学起源于2600多年前希腊的米莱德斯,当时哲学家泰利斯发现与绒布摩擦后的绝缘体琥珀能够吸附细小的木屑。[1]1600年,物理学家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a]把经过摩擦后能吸引小物体的物体叫做electric,后成为西文中“电”的词根来源。[3][4][13][14]1654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格里克(德语:O.von Guericke)[b]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发明第一台可产生电荷的摩擦起电机,为研究电创造条件。[3][15][16]1729年,英国剑桥Trinity学院的斯蒂芬·格雷[c](StephenGray)研究发现静电感应现象。[3][17]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家穆欣布罗克[d](荷兰语:Pieter van Muschenbroek)找出一种用“莱顿瓶”保存电的办法,[e]为进一步研究电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3][18][19]1785年,科学家库仑[f]确立库仑定律,使电学进入了定量科学阶段,为静电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831年,物理学家法拉第[g]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引入电场线概念,使人们能够形象地理解电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