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区

台湾台中市下辖区
乌日区是台湾台中市市辖区[1],居台中市南端,控制台中盆地出口,北倚大肚山,南邻八卦山。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因为位居背风坡,雨量较少。

历史

“乌日”一语有若干种说法,有谓“乌日”是“湖日”、“凹入”的误音,亦有考证是出于平埔族语之译音汉字。本区并有不少地名采用平埔族语 的译音,例如:“顶(月胥)”在今三和里、“下(月胥)”则为荣泉里、“番仔园”位于东园里、“阿密哩”为光明里、“喀哩”聚落属于今日的南里里、北里里。
清康熙末年,初有[]建省漳州府南靖县人入垦,后有平和县杨舜之续垦,至乾隆年间已大规模之开垦。今境内居民以杨姓为第一大姓,祖籍系属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光绪元年,今大里、太平之全部乌日之九张犁、五张犁、阿密哩、头前[cuò]、罗竹[nǎn]等地脱离猫雾东堡,自成一堡。
台湾日据时期初期,乌日区分属台中厅的大肚下堡(今乌日、湖日、三和里)、拣东下堡(学田里)、蓝兴堡(九德、仁德、前竹、五光、光明里)以及猫罗堡(东园、溪[]、螺潭、北里、南里、溪尾里)。1920年台湾实施五州三厅后,改为台中州大屯郡乌日庄,设“乌日庄役场”于今湖日里,辖区设十五保,后因庄役场不敷使用乃迁至乌日里三民街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