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肃-抖音百科
邓肃(1091~1132)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官,出生于福建沙县八都邓墩,是唐末将领邓光布的后裔。他年少时就展现出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的才华,为人刚正,关心民瘼[mò]。在徽宗时因坐上诗讽刺花石纲被屏出太学而名动天下。至靖康元年(1126)钦宗即位,因李纲大力推荐,得钦宗召对便殿,赐进士出身、补承务郎,授鸿胪寺主薄。后金兵犯阙,他奉命出使金营,被扣五十日,坚强不屈,还设法探听敌营虚实,了解军情,得出了“金人不足畏”的结论,极力主战。高宗时又擢[zhuó]为左正言。他居谏官三个月,疏奏二十次,大胆揭露时弊,提出救国良策,亮直之名满天下。宋建炎元年(1127)八月,李纲因坚持抗金,受权臣陷害而再次罢相。邓肃不计得失,竭力反对,并为之申辩,赞颂“李纲真以身殉国者”,再次触怒执政,贬出守郡,罢官回家。邓肃罢官回家乡沙县后,目睹风雨飘摇的国势,仍念念不忘国事,孤忠之气溢于言表。他有《栟榈文集》二十五卷,其诗文在宋朝不愧为名家。 个人履历
人物简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入太学。时东南贡花石纲,肃作诗十一章,言守令搜求扰民,被屏出学。钦宗立,召对便殿,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被命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jiàn]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右正言。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当,多见采纳。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