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足动物门-抖音百科
腕足动物门(学名:Brachiopoda),别名灯贝,为动物界下的一门,简称为腕足动物,[3]于寒武纪早期发现,[8]繁盛于古生代,在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达到了极盛期。[9]截止到2024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分类标准中,世界上共分为8纲26目373科603属1313种,像是海豆芽、酸浆贯壳贝等都属 于腕足动物,其中海豆芽由于保留原有形态,故有“活化石”之称。[10][4]腕足动物的体型大小差异较大,体长一般约1毫米~30厘米,最常见的尺寸为4~6厘米,[5][6]例如马龙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malongensis)长4~5毫米,[11]历史上记录最大的体长为大长身贝属(Gigantoproductus) ,长约30厘米[6]最显著的特征为拥有触手冠及背、腹两片壳,[3]形似双壳纲软体动物,但其壳的形态不同,双壳类贝壳通常大小一致,从左右两侧包裹动物体,而腕足动物的壳大小不一,从背腹两方包裹动物体。[12] 腕足动物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5]主要栖息于海洋环境中。[7]为了觅食,有铰纲(Articulata)的种类利用展壳肌肉打开壳,再用收壳肌肉关闭壳;无铰纲(Inarticulata)的种类通过体部缩回增加腔室压力,迫使壳打开,然后用收壳肌肉关闭壳。它们通过触手上的纤毛协同运动捕捉微小颗粒和生物,食物被固定在触手上的结构上,最终摄入口部进行消化。[5][12]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环、触手冠、外套膜和相关肌肉的神经节点,具有触觉感受器,还可能进行化学感知。[5] 起源
演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