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街道位于宜兴市中部,为市政府驻地,也是宜兴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邻新庄街道,南连丁蜀镇,西接新街街道,北为屺[qǐ]亭街道、高塍镇。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23.2万人(2011年),下辖30个社区居委,6个行政村。[1]以芜申运河为界,宜城镇辖区内芜申运河临城内侧区域为管辖范围;芜申运河外侧区域为宜兴经济开发区管辖范围,该区域内原属宜城镇的社区居委、村(组)、企业委托宜兴经济开发区管理,非成建制的村(组)可以设立新的村委会或并入邻近村委会。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城市,2006年,撤销宜城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宜城街道办事处。 2020年11月,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历史沿革
古称荆溪邑、阳羡城。1946年称双溪镇,1948年改称义兴镇,1949年改称宜城镇,1954年改为宜城区宜城镇。1958年设立红旗公社,1959年1月更名为宜城公社,1959年2月恢复宜城镇。1991年铜峰乡并入。1997年十里牌乡并入,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梅林、 沧浦、溪隐、东山、碓坊、城南、宜城水产、宝塔、东虹、南岳、?滨、南华、铜峰、南河、土干、梅东、梅园、潢潼、山门、长圩、下漳、新塘、唐公、诸桥、宜北、花圩、城北、巷头、边庄、西干、陆家、石坝、文庄、新杏、和平、吕家、东梅、袁桥、十里牌水产39个行政村和共和街、大同街、新华街、常胜街、生产街、建设街、民主街、和平街、宜城水上、?宾、朝阳、太?、阳羡、茶东、茶西、荆溪、宜滨、阳泉、荆南、宝东、荆阳、阳东、荆东、宝西、土城25个居委会。2000年红塔镇并入。 2003年,全镇辖荆阳、茶东、荆南、茶西、荆东、和平、岳堤、民主、土城、新华、荆溪、宝东、九滨、阳东、阳羡、北虹、板桥、太鬲、宜滨、西木、大同、曲坊、金三角、中心、阳泉25个社区和沧浦、溪隐、东山、城南、碓坊、东虹、宝塔、长圩、下漳、新塘、塘公、宜北、城北、巷头、边庄、文庄、东梅、花圩、袁桥、徐坝、谈家干、前杏、后管、桂庄、红塔、徐家桥、轸[zhěn]村、桥头、张墅、肖庄、宋渎、周家浜、上堡、杏里34个行政村(另,岳堤南苑、绿园等社区和谢桥、梅园、南河、铜峰、南岳等村由环科园管理)。11月14日,根据《市政府关于新庄镇王婆村等四个村民委员会区域调整的批复》(宜政发[2003]259号),新庄镇的东郊村委会归属宜城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