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士德-抖音百科
何士德,1910年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是中国当代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1][2]何士德从小爱好音乐,曾听过广东民谣和西方音乐。青年时期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以后,参加了党领导的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3][4]他先后为新四军谱写了不少歌曲,诸如《新四军军歌》、《反扫荡》、《青年之歌》、《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等,其中以《新四军军歌》最为著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的歌曲,就传遍了中国。[5][6]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故事影片《桥》的音乐是他创作的。晚年也有新贡献。享受国家特殊津贴。[7][8]他的名字和事迹,编入了《中国音乐大词典》。何士德是中国当代一流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也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9]何士德的代表作《新四军军歌》(作曲),为表现人民军队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载入了中国音乐史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的歌曲,就传遍了中国。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故事影片《桥》的音乐是他创作的。1950年他到苏联为中苏两国联合拍摄的电影《解放了的中国》作曲,获得一等奖金和金质奖章,他把奖金全部献给了抗美援朝前线。[10] 家庭背景
何士德出生于江城镇(今阳江市江城区)近贤里。姐妹共6人,他排行第四,父亲是基督教会的牧师,何士德从小得到音乐的熏陶,小学就学会了五线谱和熟练演奏小提琴、钢琴。 个人经历
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