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城镇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辖镇
佗城镇,又称龙川故城、龙川城、循州城,后为纪念赵佗改名为佗城,是中国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龙川县的南部。佗城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广东最早的县城治所,被称“珠江东水开端,岭南古县第一”、岭南客家文明发祥地之一。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1]截至2023年,佗城镇下辖15个村庄,2个镇乡结合区,1个镇中心区。[2]佗城镇地处龙川县最南端,东江上游。至2010年,佗城镇有山地面积21.5万亩,耕地面积23130亩,行政区划面积218平方公里。[3]
佗城镇地势从东南向东江倾斜,四面山峦连绵,中间丘陵夹带河川平原。东至县城老隆10公里(水路约8公里) ,西至柳城镇10公里,北与和平县接壤。佗城是省城水、陆进入龙川县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水路方面,佗城镇境内有发源于江西省赣南的寻乌县安远县的东江;陆路方面,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河隆高速公路均在佗城境内穿过。[3]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平定南越之后,龙川县第一任县令赵佗即在此筑城设立治所,佗城也因赵佗而得名。区域包括现在的龙川兴宁、五华河源、和平、连平、新丰陆丰、紫金全境及揭西平远、寻乌等县的部分地区,佗城作为县署治所,处于全县疆域的中心。[3]宋元以前,佗城作为州县治所,单独建制,曰“在城”,又叫“在城厢”。[3]直到1949年,佗城一直是龙川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佗城境内古迹众多,主要有坑仔里遗址、正相塔、龙川学宫、大成殿、越王井、越王庙等。区域面积218平方千米。据2004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记载,佗城镇接受普查的人口总数为28244人,其中汉族28073人,占全镇人口的99.05% ,维吾尔族1人,苗族12人,壮族2人,土家族150人。佗城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为畲族都姓蓝。全镇以[shē]命名的地名有47个。[3]
截至2020年,佗城镇在建、已建的乡村振兴项目工程有57个,涉及14个村,其中已竣工投入使用的有高涧村太阳能路灯、枫深村上中围广场、上中围道路硬底化及路灯、东瑶村蔬菜灌溉工程等基础设施。[4]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