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

瑞典贝尔纳多特王朝国王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Oscar Fredrik Wilhelm Olaf Gustav Adolf,1882年11月11日-1973年9月15日),瑞典国王,1950年10月29日即位,1973年逝世,享年91岁。他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的长子,一出生就授予斯科讷公爵。在父亲古斯塔夫五世统治期间,阿道夫曾担任王位继承人长达43年之久。 阿道夫热爱中国陶瓷艺术和历史文化,被公认为西方最伟大的东亚考古和艺术鉴赏专家。1905年,年仅22岁的阿道夫与23岁的表姊康诺的玛嘉烈公主结婚。康诺的玛嘉烈公主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康诺特和斯特拉斯福德公爵阿瑟王子的大女儿。阿道夫与玛嘉烈公主共育有一女四子。然而,由于玛嘉烈公主在1919年怀孕八个月时因败血症去世,阿道夫与玛嘉烈公主的婚姻并未留下子女。 1923年,年仅23岁的阿道夫与年长于自己的路易丝·蒙巴顿女士结婚,但这段婚姻并未为他带来任何子女。皇位由他的孙子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继承。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是西博滕公爵古斯塔夫·阿道夫亲王的独子。 阿道夫还是一位业余考古学家,对古代意大利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曾于1926年访问中国北京市山西省上海市等地。[1]1953年,阿道夫获得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的名誉会员资格。

打赢王室保卫战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是古斯塔夫五世的儿子,1950年即位时已到退休年龄(68岁),但他高寿,仍当了22年国王,直到1973年逝世。他在位期间,社民党政府一直在研制一部新宪法,以取代从1809年沿用至今的宪法。1954年宪法起草委员会开始工作,1963年拿出草案,征求意见。宪法草案规定瑞典国制为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每届政府之首相名义上由君主任命。30名社会民主党议员联名反对,主张成立共和国,说“君主制只能被认作是不合理的制度,君王只有过去,没有未来,赞成保留它的感情正在衰败”。他们的提案在上下两院赢得多数。这样古斯塔夫六世可能成为瑞典末代国王,他逝世后,或新宪法修改生效后,君主立宪制可能结束。然而社民党领导认为君主立宪制有其可取之处(汉松首相当年曾利用国王压制内阁和议会中的不同意见,现在国王的作用又另当别论)。而且他们认为瑞典有个特点:协商妥协,不走极端,不搞过火行为,取消君主的做法与瑞典的传统相悖,索性将此问题交公民投票表决——君主乎?共和乎?让大家决定。社民党领导相信公民会赞成保留君主,因为瑞典人崇尚传统,瑞典人也喜欢、敬重国王古斯塔夫六世。但上下两院同样反对公民表决。问题又交宪法委员会讨论。
宪法委员会经长时间研究,1971年8月拿出一折衷方案:保留君主,但君主不再拥有任何政治权力,他(她)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只担负一些礼仪性活动。这个妥协方案最终为各方所接受。
瑞典人说在长达近20年修改宪法的辩论中,对保留君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俩人,一个是社民党后起之秀、后成为该党党魁和政府首相的乌洛夫·帕尔梅,另一个便是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国王本人。有人甚至说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约斯塔·福盖尔一罗丁说古斯塔夫六世有一股感召力,最终将全国意见统一起来,甚至将“最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者——不论他们原则上是多么坚定的共和主义者——都变成实践中的保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