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杰书

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1][2]
顺治六年(1649年),爱新觉罗·杰书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称康郡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因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被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三藩之乱起,杰书被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大败郑经部将许耀。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溃败,沿海多地被清军收复。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杰书因病去世,康熙帝亲自撰写碑文,谥号“良”。[1][2]

人物生平

承袭爵位

顺治二年(1645年),杰书出生。他是惠顺亲王爱新觉罗·祜塞的第三子。祜塞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代善的第八子。杰书起初承袭了郡王。顺治十年(1653年),朝廷追封杰书的父亲祜塞为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