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威-抖音百科
杜威(?-公元948年),又名杜重威,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出生于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他曾迎娶后晋高祖石敬瑭[táng]的妹妹,被封为舒州刺史,掌管禁军。杜威先后讨平了张从宾、范延光和安重荣,先后担任潞州节度使、同平章事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后来,他出任成德军节度使。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契丹三次出兵后晋,杜威均参与指挥抵御契丹的战役。契丹南下时,杜威率领十万兵马投降,被封为太傅。晋亡后,契丹命杜威镇守邺都。[1][2]契丹北归后,后汉高祖刘知远建立政权,拜杜威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他害怕,不敢受命。刘知远亲率军攻打邺都,围困城百余日后,杜威粮尽,最终被迫举城投降,成为后汉大臣。次年(公元948年),刘知远病死后,杜威及其三个儿子被后汉诸大臣合谋杀死。[2][3] 人物生平
杜威之妻是石敬瑭的妹妹。石敬瑭即位后,以杜威为舒州刺史。曾随侯益击败张从宾有功,拜潞州节度使。又随高祖打败范延光,改调忠武军节度使,加升为平章事。后又被派统辖天平,提升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安重荣叛晋后,高祖派杜威讨伐,在宗城(今河北威县东)大败安重荣,因功拜为成德军节度使。杜威品行不良,居功自傲。在镇州时,大肆搜刮民财,百姓怨声载道。 契丹与后晋在滹[hū]沱之战后,晋军主帅杜威以十万兵马降附契丹,耶律德光南下中原,并命杜威镇守邺都。是年六月,刘知远平定京师,繁台(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的燕兵有一千五百人几乎被屠尽。刘知远改国号汉,史称后汉,遥拜杜威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杜威拒不受 命。刘知远下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威。杜威与张琏誓死守城,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威,许以不死,但张琏因愤刘知远尽杀燕兵:“繁台之卒,何罪而戮?”,略无降志。这时邺都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十一月二十七日,杜威著素服,跪在宫门口请降。刘知远杀张琏而赦杜威,封检校太尉。刘知远临死前以杜威反复无常,欲除之。宰相苏逢吉等秘不发丧,诱杀杜威,尸体弃于市,被市人践踏而尽。[2] 影响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