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保护领

二战后法国所管理的地区
萨尔保护领(法语:protectorat de Sarre )存在于1947年–1956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委托法国所管理的地区,[1]首府萨尔布吕肯(德语:Saarbrücken)。该地位于德法两国之间,紧邻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为欧洲第二大原煤出口地。相当于今日德国之萨尔州(德语:Saarland)。

内容简介

二战后法国因为亡国之痛,且在过去70多年间三次遭到德国的入侵,而强烈要求肢解德国。在实现肢解德国政策的过程中,萨尔问题由法国对德政策的一部分逐渐突现成为对德政策的关键。法国明确提出,要使萨尔地区永远脱离德国,并通过加强与它的经济联系而使萨尔逐步并入法国。

保护领发展

其实法国在萨尔的行动早在二战刚结束时就展开了。1945年7月7日,美国军事当局把萨尔移交法国,法国就着手在萨尔成立独立于法占区其余部分的行政机构。1945年12月23日,法国宣布没收萨尔的矿井。1946年1月17日,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在法国制宪大会上首次提出法国政府解决萨尔问题的思想。萨尔的煤矿,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已属于法国,它必须在此为法国所有,并列入法国的关税和货币区,以使双方的资源都能得到补充利用。法国军队将永久性驻扎在萨尔,以确保这一协议的实施。1946年2月12日,法国照会同盟国,宣布法国准备使萨尔区脱离柏林管制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将来也永远不受德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同时法国在照会的备忘录中阐述了萨尔政策的根本原则:使德国失去战争潜力,把萨尔并入法国的经济和货币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