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战役

1940年在苏北黄桥地区展开的战役
黄桥战役,发生于1940年10月1日,[1]是陈毅、粟裕等率领的新四军7000将士与韩德勤3万多主力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展开的战役。[6][2][3]
1940年,国民党密令其第三、第九战区和苏鲁战区进攻华中新四军。10月,国民党江苏省主席、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指挥3万余国民党军,向苏中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进犯,企图一举消灭新四军苏北部队。[7]1940年10月3日,顽军对黄桥发起攻击,[a]粟裕决定先打强敌,以第1纵队担负主力伏击翁达率领的独立第6旅。4日15时,新四军将翁达旅的“一字长蛇”队伍分割成数段,经过3个小时激战,打败翁达旅,并极大地震慑了顽军其他部队。[4]10月5日,新四军三个纵队合力发起总攻。经一夜激战,至6日清晨,歼灭顽军第八十九军军部。[8]至此,黄桥战役以新四军的胜利而告终。[4]
黄桥战役共歼敌第89军、独立第6旅和保安旅等部1.1万人,中将军长李守维仓皇逃窜时溺死河中,中将旅长翁达自杀身亡,生俘第33师少将师长孙启人以下官兵3800余人,[9]缴获长短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189挺,火炮3门,迫击炮59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10]黄桥战役是新四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6]使苏北与华中敌后抗战力量连成一片,对于争取中国时局好转有重大意义。[4]

战役背景

中国抗战开始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战斗在大江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抗战,初步实现了在华中的战略展开,创建了包括苏南、皖南皖中和豫东地区的华中抗日根据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