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烽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刘烽(1928年-2018年4月16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的会员。他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研究所所长、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会长及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他的代表作品有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2018年4月16日,刘烽因病去世,享年90岁[1]

人物经历

1937年11月,刘烽加入了抗战剧团,这个剧团后来成为陕西省歌舞剧院的一部分。他在鲁艺学习作曲。1949年和1951年,他两度前往新疆进行采风活动,收集了超过300首新疆民歌,并将这些民歌整理成册,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他还首次录制了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1950年至1952年间,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学习作曲理论。1963年,刘烽被调至西安市儿童剧团,随后该剧团更名为西安市歌舞剧团,他在此担任团长。1971年,他创作了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1979年1月,他加入中央民族乐团,同年11月转至中央民族学院任职。1985年起,他担任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研究所所长。退休后,刘烽继续关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参与延安文艺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曾担任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会长,以及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他还参与了《延安文艺丛书》的编写,并负责《延安文艺丛书·歌剧篇》的编纂工作。

主要作品

刘烽的主要作品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合唱、歌剧、标题歌舞晚会、独唱作品以及群众歌曲。其中,合唱作品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下四川》;歌剧作品有《无敌民兵》《解放战士》《孙大伯的儿子》《战友》《如兄如弟》《攻坚战歌》《嘉陵江英雄歌》《白杨寨的早晨》《神泉支队》《红色少先队》《雷锋》《春风杨柳》等;标题歌舞晚会作品有《我和共和国同年》;独唱作品有《南来的大雁北去的风》《出狱》《人民总理人民爱》《六盘山》《井岗山》《我的亲娘》《老兵》等;群众歌曲作品有《打骑兵》《抗美援朝》《守备战》《抗美援朝英雄团》《到农村去》《生产大跃进》《彭大将军》《延安山水情意深》《军民鱼水情》等百余首;此外,还有《延水长》等话剧配乐多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