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书籍,[1]于1930年首次出版,[5]是伯特兰·罗素探索现代社会幸福问题的经典生活哲理书。[4]
《幸福之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人们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是忧郁、嫉妒与恐惧等。第二部分则从爱、家庭、工作等角度论述了一些获得幸福的方法。[1]
《幸福之路》出版后鼓舞过无数读者,深受世界各国伦理学家的推荐和普通大众的欢迎。[5]
成书背景
伯特兰·罗素最初对探讨幸福一类的伦理学问题并不感兴趣,有人曾多次建议他写写关于人生的文章,均被拒绝。罗素的理由有两点:一是他认为自己的研究应该是数理逻辑;二是在他看来,哲学也不会教人幸福,只有严密的推理、论证才是哲学应有的旨趣。直到“大萧条”时期,罗素深感当时青年人在精神上的消沉,认为有必要分享一下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这些观点被陆续发表在报纸专栏,后结集为《幸福之路》。罗素希望“深感不幸而又不愿深陷其中”的人们,能够找到“他们的病症及规避方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