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峤

唐朝二十四功臣之一
1
4
殷峤(?—622年),名峤,字开山。雍州[]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唐代将领。隋秘书丞殷僧首之子,隋末任太谷长。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1][2]
殷峤,出身陈郡殷氏家族,年少时就有学识、品行出众,擅长写书信文章。他一开始在隋朝当官,从太谷县长这个职位做起,在职期间功绩显著。太原起兵爆发后,他补缺担任大将军掾一职,跟随军队平定西河。之后调任渭北道元帅(李世民长史,与刘弘基一同在故城屯兵,重创京兆太守卫文升,因而被赐予陈郡公的爵位,又改任丞相府掾。他曾追随秦王李世民攻打薛举,战事失利后被削除官籍。接着跟随军队平定薛仁杲,恢复了原有的官职与爵位。再后来跟随军队平定王世充窦建德,获封郧国公。武德五年(622年),在讨伐刘黑闼的行军途中,殷峤因病去世,李世民亲临丧事现场,痛哭流涕,追赠他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号为 “节”。[1][2][3][4]
贞观四年(630年),殷峤得以在唐高祖庙庭配享祭祀。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绘制长孙无忌、殷开山等开国功臣24人图像悬挂于凌烟阁。高宗永徽五年(652年),朝廷追赠殷峤为司空一职。[1][3][4]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