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台阁

木犀科木犀属植物
天香台阁(学名:Osmanthus fragrans'Tian Xiang TaiGe'):是桂花品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椭球形,紧密度中等;树皮暗灰色,皮孔小,椭圆形;小枝挺拔向上生长。叶对生,单叶,叶片革质,全缘,两面通常具腺点;具叶柄。花两性,雌雄异株或雄花两性花异株,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钟状,4裂;花部器官独特,花中藏叶,花中有花,呈台阁现象;花冠裂片大而厚,花径1.0-2.5厘米,最大可达3厘米,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桂花;花色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呈乳白、淡黄、金黄色。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
天香台阁在正常花和叶状花内部,常可再次抽长出叶片或花朵,形成花里藏叶或花中有花的台阁现象,花香奇浓,优于四季桂类其他品种,故命名“天香台阁”。终年开花,可明显区别于四季桂品种群的其它已知品种。

物种简介

植物学史

“天香台阁”是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华安桂花研究所植物科学家鲍志贤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并培育成功的一个四季桂类新品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全年都可以开花,并且花中有台阁现象。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先生命名为“天香台阁”。该品种已在2001年9月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2002年4月,华安研究所鲍志贤先生又专为其注册了“奔月”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