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淳-抖音百科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禹州市)人,[1]三国时代魏国文学家、书法家,邺下文人之一,[3]官至给事 中,[1]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yì)、杨修为曹植的四友。”[3] 邯郸淳青年时代离家出走,游学洛阳,拜大书法家扶风曹喜为师,其书法艺术精湛有力,尤其擅长虫篆(似虫形之篆书)。[2]汉献帝时,邯郸淳从长安避乱荆州,为刘表门下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3]魏文帝时,邯郸淳为博士给事中,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1]邯郸淳以大篆、小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刻儒家经典《正始三体石经》,立于洛阳太学故汉碑之西,成为传世珍品。另有文集二卷、《艺经》一卷,今仅存《投壶赋》《孝女曹娥碑》等文。[3]其中《孝女曹娥碑》被大书法家蔡邕称为“绝妙好辞”。[4]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1] 《笑林》是中国历史上所知最早的笑话专辑,邯郸淳因此被后世尊称为笑林祖师。《笑林》已有了一定规模的故事情节,以及比较成功的形象描写,无论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上看,它在文学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4]原书三卷,被宋代人增添至10卷,今已亡佚,仅存29则。[3] 人物经历
邯郸淳,字子淑,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三国时代魏国文学家、书法家,邺下文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