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硝基苯酚-抖音百科
三硝基苯酚(英文名:picric Acid[1]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名为2,4,6-三硝基苯酚[2],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炸药的一种,缩写TNP、PA。[4]因其具有强烈的苦味,又称苦味酸。[9]分子式为C6H3N3O7。[4] 三硝基苯酚为淡黄色有光泽的结晶,没有气味,具有强烈的苦味,有毒,比重1.762(20℃),熔点122.3℃,[1][7]难溶于四氯化碳、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和三氯甲烷。干燥的三硝基苯酚受到轻微振动就可能发生爆炸,故保存和运输时应处于湿润状态。[9]三硝基苯酚于1771年由英国的沃尔夫用将硝酸作用于靛蓝而首次获得该化合物,最初作为黄色染料使用。[10][11][12]1885年,法国开始将其用 于装填弹药,应用于战争。[12] 三硝基苯酚是一种多用途化学物质,在军事、工业和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该物质作为爆炸材料用于制备炸药,曾广泛运用在战争中。其还可在比色分析中用于测定钾含量,质量分析中测定铋的含量,以及在检定氰[qíng]化物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在医学上,三硝基苯酚具有杀菌和止痛的功能,还可以制成波因氏溶液。但是,该物质具有一定毒性,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可能导致皮肤黄染和各种炎症。长期接触还可能引起一系列慢性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食欲减退等。[4][13][14] 相关历史
在1771年,英国化学家彼得·沃尔夫的实验室内[3],一个偶然的发现揭示了硝酸与靛蓝混合的反应,产生了一种黄色物质,即后来被广泛认知的三硝基苯酚,俗称苦味酸。最初,这种物质仅被视为一种黄色染料,直至1871年,德裔英国化学家赫尔曼·斯普伦格尔的研究颠覆了人们对三硝基苯酚的认识,证实了其强大的起爆能力。进一步的研究促进了三硝基苯酚的应用发展,1885年,法国化学家尤金·特平基于斯普伦格尔的成果,成功申请了三硝基苯酚在爆破药包和炮弹中的应用专利。随后的1887年,法国成为首个开始使用三硝基苯酚与硝化棉混合物——麦宁炸药的国家。1891年,日本化学家下濑雅允制得了类似的炸药,并在1893年,将三硝基苯酚炸药成功应用于海军炮弹的弹头填充药,这在当时标志着军事技术的一大进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