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隆班加拉岛海战-快懂百科
科隆班加拉岛 海战(Battle of Kolombangara ,1943年7月12日-13日)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 所罗门群岛 的科隆班加拉岛附近海域展开的一次海上夜战,也是 新乔治亚群岛登陆战役 期间继 库拉湾海战 后爆发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海上战斗。由瓦尔登·安斯沃斯 少将 指挥的美国海军第18特混编队(TF18,3艘 轻巡洋舰 、10艘 驱逐舰 )在 科隆班加拉岛 附近海域拦截由伊崎峻二少将指挥的日本海军第二水雷战队(1艘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试图阻止日军继续通过“东京快车”增援新 乔治亚 ,但由于美军指挥官对日军的 鱼雷 攻击警惕不足,导致实力占优的美国海军在这次夜战中失利。
战前态势 1943年6月30日,根据当年3月份的 华盛顿 军事会议以及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部署,由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海军中将指挥的美军南太平洋部队发起“趾头”行动,在新乔治亚群岛的伦多瓦岛等地登陆,与 麦克阿瑟 指挥下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在 新几内亚 的萨拉莫阿-莱城同时发起的攻势遥相呼应。7月,美军又以伦多瓦岛为跳板登陆 新乔治亚岛 ,对日军在岛屿西南端的蒙达角修建的机场形成夹击之势。美军试图通过夺取蒙达机场,为日后沿 所罗门 岛链继续北上以及最终封锁日军据守的 拉包尔 提供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但由于新乔治亚岛山高林密、道路泥泞,加上潜藏于丛林中的日军不断实施骚扰疲敌战术,美军登陆后推进异常缓慢,士气日渐低落。至7月上旬,登陆美军距离蒙达仍然有相当一段距离,陆上战局陷于僵持。 日军为确保蒙达机场等中 所罗门群岛 要地不落入美军手中,并伺机与美军进行“决战”,不断从拉包尔和布因等后方基地出动“东京快车”(“ Tokyo Express”,以 驱逐舰 执行的夜间运输任务,日军称为“鼠输送”)将增援部队和补给物资运送至 科隆班加拉岛 南部的维拉泊地,继而用小舟艇驳运至 新乔治亚岛 西北端与科隆班加拉岛隔海相望的巴洛卡港,最后再由连接巴洛卡与蒙达角的林间小道运送至蒙达机场。美军为切断日军的这一运输线,遂在以第43步兵师主力登陆新乔治亚岛南部的赞纳纳村直取机场的同时,又派出由利弗塞奇 上校 指挥的第145步兵团等部共4600余人于7月4日凌晨在新乔治亚岛西北的赖斯湾抢滩登陆,试图从北面夺取日军的补给中转站巴洛卡港并切断“蒙达小道”。7月4至6日,“东京快车”与负责支援赖斯湾登陆的 美国海军 少将 瓦尔登·安斯沃斯指挥的 特混舰队 之间先后爆发了两次夜战,是为 库拉湾海战 。结果,日军损失“新月”和“长月”两艘 驱逐舰 ,包括第三水雷战队司令秋山辉男少将在内342人在 海战 中阵亡;但日军实施的 鱼雷 攻击成功击沉了美军的“斯特朗”号驱逐舰和 “海伦娜”号轻巡洋舰 ,并完成了向 科隆班加拉岛 运送1600多名援军和90 吨物资的任务,美军遭受战术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