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计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
汤计,1956年12月10日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曾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编委、政文部主任、高级记者,是牛玉儒和郝万忠先进事迹的挖掘者,也是呼格吉勒图冤案再审平反的推动者。[1][2]
1971年,汤计进入天津大港油田,成为油田体工队排球运动员。1986年,考入了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闻学院。毕业后,他先是进入新华社山西分社,之后调入内蒙古分社。[3][5]2004年,汤计采写的内参《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勤政榜样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关注并作出批示。[6][2]2005年至2014年期间,呼格吉勒图案最早报道者汤计先后发出了5篇稿件,呼吁再审呼格吉勒图案。[7]2015年,汤计退休,在退休之后还担任了内蒙古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8]
2017年9月27日,以汤计名字命名的“汤计人道传播基金”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8][9]因报道呼格案并最终推动呼格冤案平反,汤计被新华社党组记个人一等功,成为新华社成立84年来首个荣立个人一等功的记者。2月2日,经中宣部批准、中国记协专门召开会议授予汤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汤计“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第二届中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获得全国“十佳记者”;同时,获 “CCTV2015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奖。[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