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定公

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
鲁定公,姬姓,名宋,春秋鲁国国君,公元前509一前495年在位。鲁襄公之子。[1]

人物经历

春秋时期,鲁国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把持。鲁昭公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见孔子,与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孔子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会盟,孔子辅佐鲁定公,从齐国手中讨回了汶阳之地。鲁定公任命孔子为大司寇,负责国内治安。[2]
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命令子路堕三都,季孙氏的费城和叔孙氏的郈城先后堕除,收其甲兵。三都已堕其二,但孟孙氏早有防备,未能成功,堕三都宣告失败。孔子因季桓子接受齐国送来的女乐纹马和后来鲁国举行郊祭时未分给孔子祭肉而离开鲁国。[3]
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定公去世,儿子姬蒋即位,即鲁哀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