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宫大剧院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剧院
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位于中国北京复兴门内大街49号,[1][4][2]始建于1959年,是新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剧院。[1]截至2024年6月,院长为杨学海。[3]
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初期以歌舞、戏剧和映电影为主。1970年代初成为中央乐团的专用场所,供平时排练和音乐演使用。[5]1974年,适逢美国费城交乐团首次来华访问演出,剧院进行了改造,大厅由1151座增至1271座。[5]1997年4月,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进行全面装修改造。[6]在抗震加固的基础上,进行建声设计,全部改换了内装修。[5]工程于2000年5月1日前竣工并重新开业。[6]2011年至2012年,民族文化宫对大剧院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增添了许多豪华的现代化演出设施、设备。[1]2020年6月,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设备升级维保工作全面完成。[7]2022年11月,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开展消防演练。[8]次年6月,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开展防火防汛安全检查。[9]
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舞台面积21*17米,副台9*8米,台口12.8*7.4米。乐池16*3*1.8米。有可升降乐池;普通化妆间6间,VIP化妆间1间。[2]大剧院设有831个木质软包座席,其中包括VIP座席11个。[b][1]剧院可上演大型歌舞剧、芭蕾舞、交响乐、音乐剧、话剧、曲艺、杂技等多种类别、形式各异的文艺演出。[10]
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曾被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列为新中国一宫。[4]1999年,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被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届大会选为“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精品之一”。[1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