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抖音百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散文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篇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回忆性散文名篇。[1]作品于1926年9月18日完成,初发表于1926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九期,发表时的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收入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朝花夕拾》。[1][2] 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3]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成年人的视角回望幼年的生活印象与轨迹,流露出对家园的眷恋和对早年生活的独特体验。[1]自问世以来,不但得到文学批评者和文学史家的关注,而且通过中学语文教学和大学文学史教学活动得到普遍的传播。[1]该散文多次以全篇或节选的形式入选语文教科书,包括2006版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以及2018年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等。[5][6]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